2月2日,2023年度全省市场监管(药监)工作会议在杭召开。会上对2022年度省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综合绩效考评结果进行了通报表彰,我院以优秀的年度工作业绩被授予2022年度优秀单位荣誉称号。这是我院自2008年以来连续十五年被省局考核评为优秀单位。
2022年,我院在省局党委的领导下,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省局重点工作,锐意进取、勇毅笃行,全面、提前、超额、高质量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年主导完成国家标准11项、省级地方标准17项、行业标准2项,主导新立项国家标准1项、省级地方标准5项,新立项省部级项目2项、省局项目4项,充分发挥先进标准引领作用;新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获软件著作权登记10项,出版专著1部,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牵头申报的《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管理规范》获评2022年省标准创新贡献奖优秀贡献奖,参与申报的衢江区国家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获评2022年省标准创新贡献奖重大贡献奖;支撑省局“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在线(GM2D在线)”获评省委改革办“最佳应用”表彰,起草的2项省级地方标准分别获评省委改革办“最优规则”表彰;参与起草的《集成电路用高纯钛溅射靶材》获评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项目三等奖(已完成公示),全面凸显机构主体的科研优势。获批设立商务部首个综合性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站,获评省委省政府“2016—2020年全省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基础建设进一步提升。
一是坚持对标看齐,在主动服务大局上争先创优。支撑省局纵深推进“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示范区建设,工作成效获时任省委书记袁家军批示肯定,并获浙江省改革突破铜奖;支撑省局开发上线的“GM2D在线”成功纳入省属事业单位数字化改革首批试点应用,在全省推广。创新凝练共同富裕标准化典型,聚焦山区26县特色产业提升主导制定共同富裕标准25项。作为唯一地方科研院所入选国家标准委成立的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总体组,合力推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优化“品字标”标准体系,年度新增发布“浙江制造”标准研制409项,持续强化先进标准引领作用。
二是坚持数字赋能,在厚植变革动能上率先突破。支撑省委改革办和省局联合发布《2022年度数字化改革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作战图(S1)》,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革全面贯通、集成突破、集中展示。牵头研发的“国外技术壁垒红绿灯”“标准动态雷达”2款大脑产品成功纳入省局“市监大脑”产品,其中“国外技术壁垒红绿灯”获省局“最强大脑评选”银奖。支撑省局迭代完善产品质量智慧监管平台、“知识产权一件事”等10余个数字化应用系统,打造多跨度大场景的综合性集成系统。
三是坚持开放融合,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列。积极对接国标委支撑召开2022年金砖国家标准化合作部长级会议、中药材等专业领域配套会议3场次,持续深化金砖国家标准化合作机制。主导推进的《系统和软件工程 第9部分:系统和软件生存周期过程在疫情防控系统中的应用》国际标准进入FDIS注册阶段;申报的APEC抗疫基金资助项目“分享和分析数字技术应对疫情防控的良好实践和优秀标准”获批立项,持续为全球疫情防控贡献中国智慧。年度组织召开TBT通报评议7场,提交评议意见30条、特贸关注议题10项,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应对保持全国领先。
四是坚持资源集聚,在增强服务实效上蝶变跃升。全面推进外贸及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等20余个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建设,不断培育打造未来发展新增长极的标准化精品试点。提高数字标准全生命周期云服务能力,完成标准检测项目拆解13万项,收录200余个国内外标准题录214万条、文本116万件,为社会公众提供标准查阅服务451万次,浙江特色标准文献馆藏体系基本形成。完成商品条码系统成员注册、续展17311家,全省条码系统成员保有量保持全国第二;商品源数据采集8197件,在全国源数据采集工作室考核中位居第一。
下一步,我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和省“两会”精神等,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局正确领导下,持续完善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水平,把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工作实绩中,加快补齐短板、创新工作方式、突出亮点特色,更好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高政治执行力、增强工作战斗力、锤炼作风纯洁力,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中彰显标准化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