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具有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服务功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以下称“农合联”)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部署和推动的一项农村改革。近日,我院支撑的临海市“三位一体”农合联国家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考核结果为优秀。
顶层设计明路径。全面总结临海市自2006年以来作为浙江省首批“三位一体”改革推进县开展农合联建设的成效,明确顶层设计,构建了一套特色彰显、定位清晰的“1+4”标准体系。“1”即为党建引领,构建组织功能完善、作用发挥明显、任务目标清晰的农合联党建运行标准化模式,全面推行“旗帜供销·五联党建”,及“标准引领、经纬结合、资源统筹、双线融合、众筹造血、红色信贷、先锋代办、智库送技、双带惠民、协作帮扶”的“兴农十法”;“4”即围绕农合联组织建设、生产服务、供销服务、信用服务“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结合临海产业特色,率先在全国建立起“产业农合联+区域农合联”立体式复合型“三位一体”农合联标准体系。
聚焦标准彰特色。试点抓住重点领域,研制“共性”和“特色”相融合的为农服务标准,探索共同富裕新模式。一是党建赋能引领高质量发展,发布和实施区域农合联和产业农合联党组织建设规范团体标准,围绕“红色阵地”、“红色渠道”、“红色信贷”,把党组织建设融入农合联治理和为农服务全过程。二是全面构建“经纬相交”新格局,以区域农合联为经,以产业农合联为纬,研制和实施区域农合联和产业农合联建设和运行规范,推进通用性服务与专业性服务的合理分工和有效合作。三是标准助力为农服务持续深入,围绕生产、供销、信用 “三位一体”的关键环节研制农资提供、信息平台建设、农合联信用评价等标准,推进农合联为农服务平台规范化,做实生产合作、做活供销合作、做优信用合作。
试点通过服务指导、培训交流、总结成果、经验推广等多种形式推动临海市农合联标准化建设效能提升。试点推动临海市建立柑桔、杨梅等9个标准化产业农合联,吸收会员769家,引领组织小农户抱团发展;其中豆面产业农合联整合31家豆面小作坊,带动周边番薯种植户3200余户,为100多户低收入农户平均增收1.3万元。全市农业增加值2021年较试点前(2018年)增长21.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年均增长9.7%。全市化肥使用量下降3069吨,农药包装回收率达90%。试点成功打造“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工作临海品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建设与管理规范》标准成功上升为行业标准。2020年,临海“三位一体”改革入选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集成推动综合改革典型案例。
下一步,我院将继续深化推进农合联“三位一体”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总结和提炼我省“三位一体”农合联的改革经验,打造“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工作浙江样本,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强劲动力。